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沖印店旁的襲人美味 林東芳牛肉麵





「全彩現像」


相信有在拍底片的人應該都不陌生,這家店的老闆叫阿發,對於沖片品質的堅持是令人讚賞的,雖然他的收費比起其他家算偏高,但每每看到沖掃後的成果心中總覺得很欣慰,畢竟不希望自己用心拍的底片卻在最後為了省錢使成像的品質打了折扣,一分錢一分貨,我認為很值得。


以下分享幾張全彩沖掃的正片











全彩的沖掃品質沒話說,但如果你到那邊只是送片子去沖,等於是事情只做對了一半。附近有一家知名的牛肉麵店叫做「林東芳牛肉麵」這家店小小的,店內約莫坐了7-8人就會客滿,但是遠近馳名,只要提到牛肉麵幾乎不會忘了他,於是,當天我帶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去光顧。



價格不菲!



當天點的小菜:豬頭皮
聽同事說他的牛油是讓牛肉麵大加分的必備品(藍色那一罐)



由於這家店價格偏高,所以我對他的期待也水漲船高。
等了一陣子,主食終於上場...


先喝一口湯(清甜)
再吃一口麵(彈牙)
最後大塊咬一口牛肉(入口即化)


加一匙牛油試試看...
恩~
本來我給他的分數是85分,現在可以加到變95了,
辣牛油跟麵的搭配恰到好處恰如其分,跟阿發沖片的功夫一樣好。



牛肉大塊,又嫩又入味,是我最讚賞的部份


因為隔壁客人點的花干散發出陣陣香氣,所以也學人家點了一份
還好有點,事後發現花干也是店裡的招牌之一


整體而言,我給他90分,
牛肉麵搭配牛油95分,但價格太貴扣3分再加上用餐環境不佳扣2分
不過,還是值得推薦的一家店,大家有空不妨去解解饞吧!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Contax G2


會擁有這台相機,是基於一個美麗的錯誤,總之,在有些衝動的情況下把它買下來。這個部分,請看另一篇文章。原本我就有Contax的另一台單眼相機RXII,在購買G2之後,就打算二者留其一就好,另外一台就脫手,今天會寫這篇,顯然是因為我後來留下了G2。

Contax的G系統,在1994年推出G1相機,二年之後1996年G2推出。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自動對焦連動測距相機系統。

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我對G2其實有幾個地方不太能適應:

首先是自動對焦。我一直對於自動對焦相機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底片相機,原因是我用底片傻瓜相機拍過太多脫焦的照片而造成心中的陰影。更糟糕的是,它對焦的聲音還真不客氣,呱呱呱非常惱人。如果說snap是我使用RF相機的一個重要原因的話,G2的自動對焦聲會讓我有時會破功。

快門聲,清脆響亮不低調。我所用過的輕便相機,包含傻瓜相機、傻瓜DC、Leica M、RF645,快門聲都極細微。G2身為一台RF相機,快門聲卻毫不檢點,我按下G2的第一個快門當真被它嚇到,而且我注意到遠方的路人都回頭了。

很小的觀景窗。但因為我有另外一台傻瓜相機Leica Minilux,它的觀景窗更小,,因此關於這一點,我雖然不滿意,但是可以接受 XD。

前面提到進了G2之後,我要在G系統和C/Y系統之間擇其一,後來留下了G2。縱然對我這個使用者而言,G2有些地方令我感到不滿意,但是它的一些特色也讓我在拍照的過程,能得到許多的樂趣。

手動對焦。許多關於G2的分享,對於G2的手動對焦多視為雞肋,覺得很難用。其實我覺得還蠻實用的,只不過,需要培養簡單的目測估焦能力,而這只要訓練幾次就行。
盲拍時最好用,轉動手動對焦鈕,焦距會顯示在左側液晶幕。當然你也可以用自動對焦半按快門,我擔心聒噪的自動對焦聲會讓我破功,所以在需要snap或盲拍時我通常會啟動手動對焦模式。

Carl Zeiss T*鏡頭。G系列鏡頭一共有7顆,我只有Planar 2/35這一顆。G鏡為人所稱讚的,在於相對低的價格而提供極佳的成像。我手上的這顆2/35,評價兩極,不愛它的人說它軟調又平淡,不似其他焦段鏡頭那麼銳利,愛它的人則說它成色綿密。我選擇它,純粹是焦段先決,35mm鏡頭的確非常適合散步的照相。



輕便。一機一鏡,我喜歡放在包包中隨身帶著走,終究這才是我決定留下G2的關鍵原因。
喂~

不少人說,G2根本不能算是rangefinder相機,頂多就是台高級傻瓜相機罷了。我其實也有些同意,不過這台傻瓜相機還真棒,不只棒,而且有個性。Leica都已經推出M9,我也有一個夢:如果G系統能於數位攝影時代再度復活,該有多好!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RICOH GRD2]美麗星期天!

星期天。
賴床。
美食。
拍照。
暖陽。

我們都愛。

當許多正面元素聚集在同一天..
我想這就叫做“美麗“!












儘管對面的大樓總是擋住大部分的陽光..
我還是很喜歡家裡的陽台..
難得的晴朗星期天..
我決定把這些自然的食材記錄下來!

唯一稍微缺乏的是補光!
屋內向外拍攝因為背光且有陰影..
隨手抓盞黃色檯燈由屋內打向被攝物..
也許這就是拍食物比較取巧的地方吧?!
顏色稍偏黃更美味..
加上GRDII的鮮明設定..
有點誇張但是很豐富!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在「朵兒咖啡館」…… 在臺北的故事……

有天,朋友打電話來說:我現在正在「朵兒咖啡館」,是間新開的咖啡館,很不錯喔!找天一起來坐坐吧。
於是,那個周末我們約好在朵兒碰面。因為不熟悉路線所以下錯站,但也正好讓我有機會可以悠閒的走在民生社區的巷弄中。民生社區裡的環境真的是很棒,從家裡客廳就能擁有綠樹搖曳的風景,真的很讓人羨慕。
就這樣邊走邊拍的慢慢晃到「朵兒咖啡館」……位在充滿綠意的富錦街。這條街上鄰居中還有一間很有名的二手設計傢具店「mooi 魔椅」。
這間咖啡館是因為一部電影「第36個故事」才誕生的,是以臺北為故事場域,劇情是敘述一個關於交換的故事。由桂綸鎂飾演一位喜歡咖啡與甜點的女孩「朵兒」與妹妹「薔兒」共同經營咖啡館。在這間咖啡館除了咖啡可以用金錢買到外,其餘都是要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得。劇組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將這間荒廢很久的舊公寓改裝成現在的模樣,電影預計2010年上映,這部以台北生活為圓心擴散而出的故事,看了劇情簡介還真的讓人有些期待。電影拍完,這裡也開始正式營業。
雖然才沒幾個月的時間,但可能因為富錦街與民生社區是許多設計人生活的區域,因此「朵兒咖啡館」的知名度很快就慢慢的傳開來。整個咖啡館的傢具與空間設計,都有強的設計感,混搭著多種風格,有極簡的北歐風、有熱情溫暖的南歐風情、有嚴謹理性的德國線條。也因為是週末,所以客滿,大家都是來享受一份寧靜與私人的午後空間。一個人靜靜的上網、閱讀或三五好友低聲交談,因此,我的相機不想打擾大家,我只拍下我們坐的角落視線與戶外空間的畫面,其餘的空間,就有機會親自去坐坐時好好感受吧!
入口處的邊櫃,典雅的木座檯燈。
超愛那張芥末綠的單人座椅。

咖啡館隔壁住家裡的好可愛翹翹板,真想坐坐。
mooi 魔椅外觀一景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原點 Minolta TC-1

000114360010.jpg

這好像初學者的問題。

一個多月前,朋友借我一台TC-1,殺了兩捲底片之後,回到電腦上看這70幾張照片,幾件可怕的事實就這樣一一展開在我的面前。
首先是:因為習慣數位傻瓜相機檢視的功能,對於所拍攝的效果多少可以在機身上的顯示幕表示幾分,意味著當在操作TC-1時的我也習慣自以為的效果已經藉由相機的觀景窗窺視一二。但,誰知對焦距景深落在哪、測光的結果都不在預期中,很糟糕。
另外的是:過輕的相機,加上很不小心的快門操作,不少的相機“手震“狀況。

一群很不可取的相片:已逝去的景物、不在的時光、還加上底片沖掃的花費。真是大損失!


這幾年與數位傻瓜、玩具相機為伍,我的食指變得十分的隨便,輕易的按壓快門,以為人當個傻瓜讓相機自己拍照,總會有有趣的照片。
但MINOLTA口中的THE CAMERA ONE可沒這麼容易放過我;平時不是拿一公斤以上的大相機就是數位傻瓜相機。習慣上快門釋放的動作都比較重手。在大相機上有相機的重量可以抵消這個應力;數位相機的預覽功能可以讓我馬上發現誇張的手震,隨及便可以馬上在拍第二張,輕鬆愉快。這些在沒有預覽功能的底片相機,完全被暴露了出來。
傻瓜相機(當年輕便底片相機在台灣的稱呼)真的讓今天拿著相機的我顯得好傻。


╳     ╳     ╳


底片相機不知如何拍起來就是很慢。TC-1前兩捲我大概拍了近三週,而且我還很用力的多按快門(多拍照的意思),以我的經驗,一樣是帶相機出門,大概數位相機的快門數與底片機的過片比值大概是5到10張的底片比上數位相機已產生40到50張的影像。
整個使用概念之不同,一個是確定了才按快門;一是先按快門免得錯失鏡頭,很有差。

三週後才第一次沖片,而早先努力的按壓快門,卻因為直接將在數位相機上的拍攝經驗直接移植到TC-1,便形成了70幾張照片不可取的影像。

000114360005.jpg



╳     ╳     ╳



000114360003.jpg

2009年的今天,手中操作著TC-1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首先就是她嬌小的身材,這樣小巧的設計相對於我的大手更是這樣,不過因為按鍵位置設計良好,並不會覺得手指頭很擠的感覺。雖然沒有說明書可供參閱,但相機設計的使用邏輯相當容易理解,當然前提是使用者必須多少具備攝影的概念。
相機上有兩樣東西的設計是最受使用者歡迎的,一是滾輪、一是轉盤,這兩項TC-1都有。滾輪的部份在TC-1是以左右水平撥桿的方式設計,而這個設計我個人覺得相當就手,遠比二、三代GRD上的Adj.的撥桿好用許多,只可惜她不能用來設定快門時間。

當然在大多數的傻瓜相機,極少設計有快門時間手動操作的。所以TC-1也沒有這樣的設定。

提到快門,在TC-1的快門設計是1/8到1/500,並沒有足夠的快門可以使用,尤其是她只有搭配最有的光圈F16,這樣的光圈與快門搭配使得底片的選擇相當棘手,ISO值大的底片變得在白天必然過暴,小的晚上或室內變得完全派不上用場,好不尷尬。

還有由於當時的傻瓜相機都是自動測光,自動快門,即便光圈的部份是手動的。所以靈活運用+/-的小技巧變得相當重要,特別是TC-1設計±4檔,0.5格為一單位,可以說相當貼心。
逆光時、低光、白色的主題、黑色的主題、等等、等等,多樣的光線變化。不要傻傻等著這相機被騙,被騙不是TC-1的專利,而且我就是這樣被騙,傻傻的殺了兩捲底片,渾然不知。

她的身型尺度更難讓人不連想到現今的數位相機,正面投影面積更與大家中的DC相去無幾,常常會誤會她的身分,甚至小於我慣用的GR digital,持握跟保持平衡更需要技巧,這並不是說她的平衡不好,而是因為好拿得讓人常常使用單手拍攝;而這樣的動作時時導致現在所謂的手震!


╳     ╳     ╳


雖然製造了一組不算成功的相片,但是每張影像顏色的呈現與質地就是跟數位不太一樣,不是那種一就是一、O就是O的感覺,很綿密,特性上這個才一釘點大小的G-ROKKOR 28mm鏡頭顯色濃郁,跟我的Summiron在F3.5相較之下這個TC-1上的F3.5(其最大光圈)有一些些散。光圈稍稍縮小到F5.6便有明顯的不同。但、嘿、我都手震了,有關係嗎!而且別忘了這個鏡頭還有Leica L接環的版本,她的呈相品質可是獲得相當的認同,十分優秀。
順道一提,這樣特別的故事,也發生在上次稱經介紹過GR Digital的前身,GR1,GR鏡也有一樣發展出L接環的GR 28mm鏡頭、GR 21mm鏡頭。

000114370008.jpg

000114370027.jpg

000114370024.jpg

000114370036.jpg


╳     ╳     ╳


TC-1是1996年Minolta的作品,當時各家相機廠家無不傾力端出高性能輕便相機,而這家擁有與德國光學廠萊卡合作經驗的日本光學廠推出的就是The Camera One。可惜的是在2003年與Konica合併之後,這家把潛望鏡頭專利租給SONY T系列相機的光學相機廠最終也於2006把相機事業部門賣給了SONY,結束在相機上美能達的名字。不過Konica Minolta持續經營事務機,印表機與其他業務用光學儀器具。

當初Minolta可是有相當的信心才會將這一台相機命名為TC-1,The Camera One,「真正的相機」、「集結於一身的相機」、「相機的原點」。她其中最大的一個特色事圓形的光圈與其他金屬葉片的調整光圈大異其趣,星芒的呈現的方式也當然不一樣——圓的,相當趣味。

相處了一個多月的期間,她取代我送修中GR Digital日常的位置,除了不太能近拍,400底片配合相當方便寫意。機器還給人家了,我應該來考慮自己也來入手輕便底片相機,平常可以帶在身邊。
趁底片還有得玩得時候。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相機]Bronica RF645




數位攝影蓬勃發展以來,新款相機推出的速度快,機身上的按鍵好幾個,五花八門的特異功能令人眩目。只是,「簡單」這回事,在數位攝影的時代,怎麼好像變成是一種難以達成的奢華(嗯,比方說Leica M9,夠簡單,夠奢華)。

幸好我還留著Bronica RF645,它時常帶給我簡單拍照的快樂。

Bronica,原本的品牌全名應該是叫做Zenza Bronica。這個品牌名是擷取創辦人吉野善三郎(Zenzaburo Yoshino)、120底片(日人喜稱為Brownie film,ブローニーフィルム)、相機(Camera)這三個單字而成,於1998年易手由Tamron經營,品牌名稱簡化為Bronica。這個日本中型相機品牌,在2005年10月宣佈退出相機市場,Bronica RF645正是它的末代機種。
我對於自動對焦鏡頭一直存在心理障礙,這可能源自於我曾經擁有過一些傻瓜底片相機,而且用他們拍出了不少主題模糊背景清楚的照片。即使所見即所得的單眼相機,我也常覺得自動對焦還是比不上手動對焦隨心所欲。RF645手動對焦搭配二重像合致式連動測距觀景窗,緩慢但令人安心;安靜的快門聲,不會壞了你散步的悠閒心情。
正持相機便是直幅構圖,對於偏好直幅構圖的我,在方便不過了。不過,在有些情況還是橫幅構圖比較方便,比如說snap shot,尤其是需要盲拍時,橫幅構圖較廣的角度,可以讓盲拍的成功率提高。所以,RF645在機身設置了水平與垂直兩組背帶環,我喜歡把背帶綁在機身側面,以適合snap的需要。

對於底片的搭配,我個人其實有點小困擾。曾經餵它Velvia 50,卻碰到光線不是很足,容易手振;餵食400VC,也因為快門只到1/500秒,必須縮小光圈,而那時我正好想拍的是淺景深的畫面。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我比較偏好使用ISO160與ISO400的底片。

RF645在2000年上市之後,隨即在2001年獲得歐洲影音協會大獎「最佳專業相機獎」。得獎歸得獎,生不逢時也是事實,它在數位攝影巨浪的衝擊之下,黯然退場。
RF645雖然在台灣不常見,日本二手市場還算蠻容易見到,重點是價格相當便宜,有機會去日本如果在中古相機店看到它,趕快買下來。
對,雖然很無奈,但這就是命運啊。


我將背帶繫在側邊,比較方便snap


安靜的快門聲,不會吵到聊天的阿伯


要盲拍,還是橫幅構圖比較安全。這位小姐胸前的紅色像機造型的飾品吸引了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