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原點 Minolta TC-1
這好像初學者的問題。
一個多月前,朋友借我一台TC-1,殺了兩捲底片之後,回到電腦上看這70幾張照片,幾件可怕的事實就這樣一一展開在我的面前。
首先是:因為習慣數位傻瓜相機檢視的功能,對於所拍攝的效果多少可以在機身上的顯示幕表示幾分,意味著當在操作TC-1時的我也習慣自以為的效果已經藉由相機的觀景窗窺視一二。但,誰知對焦距景深落在哪、測光的結果都不在預期中,很糟糕。
另外的是:過輕的相機,加上很不小心的快門操作,不少的相機“手震“狀況。
一群很不可取的相片:已逝去的景物、不在的時光、還加上底片沖掃的花費。真是大損失!
這幾年與數位傻瓜、玩具相機為伍,我的食指變得十分的隨便,輕易的按壓快門,以為人當個傻瓜讓相機自己拍照,總會有有趣的照片。
但MINOLTA口中的THE CAMERA ONE可沒這麼容易放過我;平時不是拿一公斤以上的大相機就是數位傻瓜相機。習慣上快門釋放的動作都比較重手。在大相機上有相機的重量可以抵消這個應力;數位相機的預覽功能可以讓我馬上發現誇張的手震,隨及便可以馬上在拍第二張,輕鬆愉快。這些在沒有預覽功能的底片相機,完全被暴露了出來。
傻瓜相機(當年輕便底片相機在台灣的稱呼)真的讓今天拿著相機的我顯得好傻。
╳ ╳ ╳
底片相機不知如何拍起來就是很慢。TC-1前兩捲我大概拍了近三週,而且我還很用力的多按快門(多拍照的意思),以我的經驗,一樣是帶相機出門,大概數位相機的快門數與底片機的過片比值大概是5到10張的底片比上數位相機已產生40到50張的影像。
整個使用概念之不同,一個是確定了才按快門;一是先按快門免得錯失鏡頭,很有差。
三週後才第一次沖片,而早先努力的按壓快門,卻因為直接將在數位相機上的拍攝經驗直接移植到TC-1,便形成了70幾張照片不可取的影像。
╳ ╳ ╳
2009年的今天,手中操作著TC-1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首先就是她嬌小的身材,這樣小巧的設計相對於我的大手更是這樣,不過因為按鍵位置設計良好,並不會覺得手指頭很擠的感覺。雖然沒有說明書可供參閱,但相機設計的使用邏輯相當容易理解,當然前提是使用者必須多少具備攝影的概念。
相機上有兩樣東西的設計是最受使用者歡迎的,一是滾輪、一是轉盤,這兩項TC-1都有。滾輪的部份在TC-1是以左右水平撥桿的方式設計,而這個設計我個人覺得相當就手,遠比二、三代GRD上的Adj.的撥桿好用許多,只可惜她不能用來設定快門時間。
當然在大多數的傻瓜相機,極少設計有快門時間手動操作的。所以TC-1也沒有這樣的設定。
提到快門,在TC-1的快門設計是1/8到1/500,並沒有足夠的快門可以使用,尤其是她只有搭配最有的光圈F16,這樣的光圈與快門搭配使得底片的選擇相當棘手,ISO值大的底片變得在白天必然過暴,小的晚上或室內變得完全派不上用場,好不尷尬。
還有由於當時的傻瓜相機都是自動測光,自動快門,即便光圈的部份是手動的。所以靈活運用+/-的小技巧變得相當重要,特別是TC-1設計±4檔,0.5格為一單位,可以說相當貼心。
逆光時、低光、白色的主題、黑色的主題、等等、等等,多樣的光線變化。不要傻傻等著這相機被騙,被騙不是TC-1的專利,而且我就是這樣被騙,傻傻的殺了兩捲底片,渾然不知。
她的身型尺度更難讓人不連想到現今的數位相機,正面投影面積更與大家中的DC相去無幾,常常會誤會她的身分,甚至小於我慣用的GR digital,持握跟保持平衡更需要技巧,這並不是說她的平衡不好,而是因為好拿得讓人常常使用單手拍攝;而這樣的動作時時導致現在所謂的手震!
╳ ╳ ╳
雖然製造了一組不算成功的相片,但是每張影像顏色的呈現與質地就是跟數位不太一樣,不是那種一就是一、O就是O的感覺,很綿密,特性上這個才一釘點大小的G-ROKKOR 28mm鏡頭顯色濃郁,跟我的Summiron在F3.5相較之下這個TC-1上的F3.5(其最大光圈)有一些些散。光圈稍稍縮小到F5.6便有明顯的不同。但、嘿、我都手震了,有關係嗎!而且別忘了這個鏡頭還有Leica L接環的版本,她的呈相品質可是獲得相當的認同,十分優秀。
順道一提,這樣特別的故事,也發生在上次稱經介紹過GR Digital的前身,GR1,GR鏡也有一樣發展出L接環的GR 28mm鏡頭、GR 21mm鏡頭。
╳ ╳ ╳
TC-1是1996年Minolta的作品,當時各家相機廠家無不傾力端出高性能輕便相機,而這家擁有與德國光學廠萊卡合作經驗的日本光學廠推出的就是The Camera One。可惜的是在2003年與Konica合併之後,這家把潛望鏡頭專利租給SONY T系列相機的光學相機廠最終也於2006把相機事業部門賣給了SONY,結束在相機上美能達的名字。不過Konica Minolta持續經營事務機,印表機與其他業務用光學儀器具。
當初Minolta可是有相當的信心才會將這一台相機命名為TC-1,The Camera One,「真正的相機」、「集結於一身的相機」、「相機的原點」。她其中最大的一個特色事圓形的光圈與其他金屬葉片的調整光圈大異其趣,星芒的呈現的方式也當然不一樣——圓的,相當趣味。
相處了一個多月的期間,她取代我送修中GR Digital日常的位置,除了不太能近拍,400底片配合相當方便寫意。機器還給人家了,我應該來考慮自己也來入手輕便底片相機,平常可以帶在身邊。
趁底片還有得玩得時候。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相機]Bronica RF645
數位攝影蓬勃發展以來,新款相機推出的速度快,機身上的按鍵好幾個,五花八門的特異功能令人眩目。只是,「簡單」這回事,在數位攝影的時代,怎麼好像變成是一種難以達成的奢華(嗯,比方說Leica M9,夠簡單,夠奢華)。
Bronica,原本的品牌全名應該是叫做Zenza Bronica。這個品牌名是擷取創辦人吉野善三郎(Zenzaburo Yoshino)、120底片(日人喜稱為Brownie film,ブローニーフィルム)、相機(Camera)這三個單字而成,於1998年易手由Tamron經營,品牌名稱簡化為Bronica。這個日本中型相機品牌,在2005年10月宣佈退出相機市場,Bronica RF645正是它的末代機種。
我對於自動對焦鏡頭一直存在心理障礙,這可能源自於我曾經擁有過一些傻瓜底片相機,而且用他們拍出了不少主題模糊背景清楚的照片。即使所見即所得的單眼相機,我也常覺得自動對焦還是比不上手動對焦隨心所欲。RF645手動對焦搭配二重像合致式連動測距觀景窗,緩慢但令人安心;安靜的快門聲,不會壞了你散步的悠閒心情。
正持相機便是直幅構圖,對於偏好直幅構圖的我,在方便不過了。不過,在有些情況還是橫幅構圖比較方便,比如說snap shot,尤其是需要盲拍時,橫幅構圖較廣的角度,可以讓盲拍的成功率提高。所以,RF645在機身設置了水平與垂直兩組背帶環,我喜歡把背帶綁在機身側面,以適合snap的需要。
對於底片的搭配,我個人其實有點小困擾。曾經餵它Velvia 50,卻碰到光線不是很足,容易手振;餵食400VC,也因為快門只到1/500秒,必須縮小光圈,而那時我正好想拍的是淺景深的畫面。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我比較偏好使用ISO160與ISO400的底片。
RF645在2000年上市之後,隨即在2001年獲得歐洲影音協會大獎「最佳專業相機獎」。得獎歸得獎,生不逢時也是事實,它在數位攝影巨浪的衝擊之下,黯然退場。
RF645雖然在台灣不常見,日本二手市場還算蠻容易見到,重點是價格相當便宜,有機會去日本如果在中古相機店看到它,趕快買下來。
對,雖然很無奈,但這就是命運啊。
我將背帶繫在側邊,比較方便snap。
安靜的快門聲,不會吵到聊天的阿伯。
要盲拍,還是橫幅構圖比較安全。這位小姐胸前的紅色像機造型的飾品吸引了我的注意。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有歲月的木造老房子—二條通一號.綠島小夜曲
在中山北路一段綠色林木隱身的某個巷弄中,有棟散發出濃濃日本味的二層樓木造老房子。門前有典雅的日式木造圍籬,石板踏階,庭院中還佇立著一棵樹,靜靜迎風輕擺。
來的這天,天微陰,斷斷續續下著絲絲的小雨……
這棟老房子民國14年由一位日本攝影師所興建而成,之後由國民政府接管後,便改成警政單位的宿舍。一直到這幾年經由一位建築師用傳統工法重新整建修復,讓這棟已經有84年歲月的老房子有機會再次出現在大家的眼前。目前一樓改建成咖啡館,二樓當作辦公室運用。
推門入內,雖然滿室的人潮,卻一點也不喧鬧吵雜,靜靜的空間飄散著濃濃的咖啡香。正好,天窗下的桌子是唯一僅剩的空間!我們抬頭望,透過明亮的天窗看著鄰牆頹圮的水泥壁面,聊著未來計畫,聊著設計傢具,聊著旅行計畫……喝著咖啡再搭配上剛出爐好吃到讓人融化的布朗尼,這樣的週末午後,真好!這樣的台北生活,真好!
天窗很美,窗外的老牆也很美!
剛出爐的布朗尼~口感超棒的!我愛~
跟我一樣忙,裡裡外外拍個不停的小女生!
訂閱:
文章 (Atom)